跟黑白白在社團認識很久了,但其實一直都不是太熟悉,不過印象最深刻就是她在每次的訓練中都非常認真投入。 黑白白提到:「在Garmin全馬PB班之前,月跑...
RunningQuotient指定贊助選手江承鴻自2016年臺北馬將個人紀錄推進至2小時36分39秒後,基於訓練計畫的安排,除了在去年十月的全運會以完賽性質參與...
在《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裡有一章是⟨大猴子/小猴子:如何估計你身體的訓練需求⟩。 本章傳達出一個重要的訓練概念:「適合每個人的訓練量是不一樣的?」&nbs...
首先我會建議這位跑者最近該重新實測一次最大心率,因為近期好幾次訓練都有比目前所設定的176bpm更高。RunningQuotient的分析功能大多根據跑者實際的...
從RunningQuotient(以下簡稱RQ)創立以來就開始使用至今,初期的半年抱著好玩的心態看看跑力、訓練指數、體能指數…等,直到2016年11月因為旁聽G...
只要有帶心跳錶的話,每次用GARMIN的運動錶訓練完,選擇「詳細資訊」後,錶上都會顯示15項分析數據,其中一項是我到今年才搞懂的數據,那就是「訓練效果」(Tra...
這次很幸運抽到一名非常認真紀錄的跑者,除了將2015年6月到目前的紀錄都同步到RunningQuotient之外,也為每一筆紀錄命名為該次訓練的重點或比賽名...
訓練量太少會刺激不夠,無法進步;訓練量若超過一個「度」就不會再進步,若只超過一點點,頂多進入高原期,使成績停滯不前,若超過太多就會造成過度訓練或甚至受傷。 在...
Kawk跑齡三年,明年55歲,目標是達到BQ(Boston Qualification,波士頓馬拉松資格)。55歲的BQ是3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