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期化訓練:將體能一層一層疊上去

承鴻是跟我訓練了一年多的馬拉松選手,今年三月一場全馬結束後,四月起開始備戰年底的全馬比賽,正式進入有氧基礎期,訓練量不斷增加。從狀況圖表中的體能曲線(藍線)可以看到不斷上升的趨勢,證明這段時間的訓練量對他來說是能夠有效建立體能基礎的。另外,也可以看到疲勞曲線會有一定規律地上下起伏,因為他通常都是正常訓練二到三週後,會進行一個禮拜的減量,這樣的安排會直接反映在疲勞曲線(紅線)上;從下圖可見,從四月開始會不斷地出現一個個紅色的「小山丘」。

理論上,想要讓體能進步的話,可以直接去觀察RunningQuotient的體能曲線趨勢,如果有穩步在上升就代表目前的訓練量對你來說是有效的。而實際上,更大的訓練量通常也代表著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跑步訓練上,有氧底子必然會變得更加穩固,之後再利用「你要練什麼」功能,換算出高強度間歇訓練(第5區)或中強度訓練(第2、3區)的訓練量,將會取得更好的訓練成效。(參考:利用訓練指數來找出間歇該練幾趟比較適合自己

相反,如果在身體沒有其他異常的情況下(例如受傷或過度訓練等),體能曲線是持平或下降,那麼就代表你應該要開始增加目前的訓練量,例如延長有氧長跑的時間,或是在同樣的時間內以更高的強度去完成。

不過要補充一點的是,體能指數的高低並不一定會跟跑力呈正比。因為有時候只不過是跑了很多「沒有目的性的里程數」,這些訓練量不一定能幫助你的成績更進一步,或是根本不是自己目前所缺乏的能力,所以跑量跟訓練量都很大,但當前跑力曲線依舊是呈水平方向發展。


訓練量適應

反觀另一位跑者的狀況指數圖表,可以發現從四月到九月這段期間的體能指數曲線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雖然疲勞曲線有時候會有明顯的起伏(比賽或大量訓練),但大部分時間的訓練量都沒有為身體帶來壓力;壓力不足,能力就不會成長。

會造成這樣的情況通常都是因為訓練的變化性不足,每次訓練的內容與份量都差不多,初期也許還是會有成效,但長期下來身體會愈來愈適應,適應過後就不再會帶來刺激,沒有刺激就沒有成長,所以體能也只會停留在同一個水平。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