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期化訓練的課表設計有一個大原則,就是要把訓練切分成幾個階段: 打底:『低於』比賽強度 拉強度:『高於』比賽強度 適應比賽強度:『等於』比賽強度 ...
最近有 KFCS 的培訓教練問到入門跑者的訓練課表該怎麼規劃的問題。我們在規劃科學化的訓練課表時,最先需要決定的數據是「週總訓練量」。 這個「週總量」應...
紐約馬拉松 3小時46分,也許並不是一個很起眼的成績,但卻是其中一個我很樂在其中的線上一對一案例。 柏長是一位非常認真的跑者,他是去年...
從各強度區間表很快看得出來,這位跑者最近一個月幾乎都在跑低強度,而且訓練量並不大,一整個月跑LSD總計10小時,平均一週兩個多小時;他同時有...
這次分析的主角是一位跑齡三年半的業餘跑者,跟大部分人一樣,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練跑、休息規律循環;他的前PB是2015年所創下的3小時43分08秒,跟大部分人一...
讓全世界都羨慕的 2020 臺北馬拉松如期於 12 月 20 日早上鳴槍起跑,來自各地的 7,373 位跑者聚在一起「勇感呼吸」,奔馳在國內唯一擁有世界田徑總會...
在學習運用「乳酸閾值」(LT2)的運科知識來訓練之前,可以先閱讀上個月的文章〈深入探討:嚴肅跑者乳酸濃度的兩次劇烈變化〉, 如果跑者已經確定了在乳酸閾值強...
每年的跑馬季從九月份開始,直到隔年三月份結束,對與許多人來說總算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但對於自我要求較高的嚴肅跑者來說,正是開始調整技術與加強速度的好時候。所以會...
週期化訓練,之所以重要,想必大家都了解其中原因。在一個完整的週期化訓練中,每階段的課表都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Garmin全馬PB班的週期化訓練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