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跑者在評估訓練壓力,或是統計訓練量時,通常都會用里程數(跑量)或訓練時數來衡量,比如說今天跑了2個小時、上週跑量50公里、月跑量300公里等,雖然兩者都是重要的指標,但它們並沒有考慮到一個關鍵的元素——訓練強度。

在同樣的距離或時間內,如果以不同的配速去跑,那麼當次跑步所帶來的壓力就會不一樣。例如同樣是21公里的跑步,分別花了1小時30分跟2小時完成,兩次跑步對身體所帶來的壓力絕對是不一樣的,因為1小時30分的配速比2小時快,更精準地說,是因為兩次的強度不同。所以,訓練壓力必須要考慮到時間、距離跟強度。

在相同時間內,跑步的強度愈高,對身體的負荷就愈大。因此,我們將不同的儲備心率以及配速百分比給予不同的權重值,再根據跑者的當前跑力,就能評估出跑步紀錄裡每一秒的心率與配速對這位跑者的強度有多高,同時也會考慮到跑步距離、坡度等因素,計算出「訓練指數」,用來表示當次訓練的負荷。

我們只要把跑步紀錄同步到訓練日誌,系統就會幫助我們計算出每筆紀錄對身體的壓力有多大。訓練指數愈大,代表這次訓練對身體的負荷愈大,身體就需要花愈多的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訓練日誌中的圓點愈大代表訓練愈累,所以建議在兩個大圓點之間應該有一天以上的間隔,可以安排休息或輕鬆的恢復日(小圓點)。


訓練指數的應用

訓練指數是非常容易上手的疲勞控管工具,當我們看到今天的訓練指數比平常高很多,那麼明天甚至後天也應該要安排輕鬆的動態恢復日,身體經過恢復之後,體能才會進步。

一般來說,訓練指數在30到50點之間都算是一次負荷很大的訓練,一場馬拉松比賽的訓練指數可能會高達100點以上。在一次高負荷的訓練或比賽過後,應該要安排休息或是5到15點的輕度運動幫助恢復。另外,當一筆紀錄的訓練指數高於40點,訓練日誌上的圓點將會出現黃色的光暈,以作警示之用。

同樣地,每週的訓練指數也可以看出這個禮拜的疲勞程度,週總訓練指數愈高(一週累計的訓練指數),代表這禮拜的訓練壓力愈大,身體會愈疲勞。通常會建議安排2到3週正常到高負荷的訓練週,接著就要安排一個禮拜的減量週(降低訓練指數),身體才能吸收過去2、3個禮拜的訓練效果。

每週的訓練總覽列包括了累計的訓練時數、里程數與訓練指數,讓跑者掌握到每週的訓練量多寡。


各強度訓練指數比例分佈

週期化訓練強調不同的訓練週期有不同的目的,比如基礎期是為了建立良好的有氧基礎,競賽期是為了模擬比賽強度等。因此,分析自己在不同訓練週期內各強度的訓練比例,可以更清楚了解在不同的時期主要進行了哪類型的訓練,強度又是否符合預期等。

在體能分析頁當中,「各強度訓練指數」圖表以訓練指數為單位,幫助我們分析過去一段時間內的訓練強度比例。時間範圍則可從上方選擇,我們可以直接點選最近1週、最近4週以及最近8週的時間;在旁邊也可以自訂開始與結束日期,客製化需要分析的時段。

例如想要分析十月份的各強度比例,我們可以在時間範圍上自訂10月1日至31日,如此整個冊能分析頁的圖表(包括各強度訓練指數)都會針對這段時間來分析。從上圖可以看到,這位跑者在強度1區跟2區各佔30%,第3區接近20%,第4、5區則各佔8%,可以知道他這一個月的訓練主要集中在中低強度,例如馬拉松配速與節奏跑等,其中也有進行少量的高強度間歇。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