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一次為RunningQuotient講課,這次的主題是「如何避免過度訓練」,我從「大猴子與小猴子」的實驗與幾位頂尖跑者的故事談起,所要表達的結論是:...
透過2017年中四個訓練營的磨練,我個人在教學上我更加清楚該如何帶領跑者學習「不要用(體)力加速」,而是「用知覺加速」。這一個論點,...
新式間歇訓練(New Interval Training)這個方法是由Peter John L Thompson發明,他生於英國,至...
利用RunningQuotient分析一位跑者時,我第一個會看的是他的「狀況指數圖表」,從這個圖表可以很快判斷他最近的狀況很穩定,近一個星期的狀況指數都在0...
現在已經有愈來愈多跑者知道,要正確使用心率錶,要先設定最大心率和安靜心率才行。尤其是最大心率,不能直接採用網路或書本上的公式,因為公式是某個特定族群的平均值...
週期化訓練的課表中,跟隨在有氧打底基礎期之後而來的就是進展期。而進展期主要是以提高最大攝氧量為主要訓練目的,所以會是以間歇課表為主。但在操作過程中須將注意力集中...
興哥在加入UA鬥士挑戰營之前,平時都是跟朋友一起練跑,所以沒有固定課表。這次會加入挑戰營,是因為之前也有認識的朋友參加過類似的活動,期間都要嚴格執行課表,因此興...
先求無傷完賽,再追求成績 姚O宇同學參加了 2019 年二水馬的全馬訓練營,在 7 月開訓前的體能指數到達 23(一般人的體能指數...
在《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裡有一章是⟨大猴子/小猴子:如何估計你身體的訓練需求⟩。 本章傳達出一個重要的訓練概念:「適合每個人的訓練量是不一樣的?」&nbs...
「訓練量化」是將每一次訓練的強度、效果、壓力...等以數字呈現,目的讓跑者可以客觀評估訓練的效果,並方便監控疲勞程度避免過度訓練。量化訓練的強度有兩種方式: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