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因為馬拉松運動的盛行,讓忙碌的現代人開始研究精準且有效率的訓練方式。 因此踏入科學化訓練的領域,對於一個認真追求目標的跑者是必然的一條道路。 ...
RunningQuotient指定贊助選手江承鴻自2016年臺北馬將個人紀錄推進至2小時36分39秒後,基於訓練計畫的安排,除了在去年十月的全運會以完賽性質參與...
從RunningQuotient(以下簡稱RQ)創立以來就開始使用至今,初期的半年抱著好玩的心態看看跑力、訓練指數、體能指數…等,直到2016年11月因為旁聽G...
科學化訓練的其中一個關鍵就是「量化」,沒有量化就不用談科學;而訓練又可分成三個關鍵元素,分別是:時間、頻率跟強度。時間與頻率相當容易量化,而且是無庸置疑的,只要...
RunningQuotient分析功能頁面中兩項我最常使用的功能:【跑力】、【體能】。 跑力圖表的應用 跑力這個頁面主要都是跟跑力相關的圖表:即...
這次很幸運抽到一名非常認真紀錄的跑者,除了將2015年6月到目前的紀錄都同步到RunningQuotient之外,也為每一筆紀錄命名為該次訓練的重點或比賽名...
訓練量太少會刺激不夠,無法進步;訓練量若超過一個「度」就不會再進步,若只超過一點點,頂多進入高原期,使成績停滯不前,若超過太多就會造成過度訓練或甚至受傷。 在...
Kawk跑齡三年,明年55歲,目標是達到BQ(Boston Qualification,波士頓馬拉松資格)。55歲的BQ是3小時...
小湉原本是訓練營的學員之一,在完成日月潭29公里賽事的訓練後,希望我能為她開設銜接課表,目標年底2017台北馬拉松。小湉的馬拉松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