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一次為RunningQuotient講課,這次的主題是「如何避免過度訓練」,我從「大猴子與小猴子」的實驗與幾位頂尖跑者的故事談起,所要表達的結論是:...
透過2017年中四個訓練營的磨練,我個人在教學上我更加清楚該如何帶領跑者學習「不要用(體)力加速」,而是「用知覺加速」。這一個論點,...
臺北馬拉松是目前台灣競技水平最高的賽事之一,今年一共有 2.7 萬跑者參賽,當中也包括眾多國內菁英及業餘好手。隨著跑者對成績與訓練有...
利用RunningQuotient分析一位跑者時,我第一個會看的是他的「狀況指數圖表」,從這個圖表可以很快判斷他最近的狀況很穩定,近一個星期的狀況指數都在0...
大部分的跑者都會以「里程數」或「訓練時數」來當作訓練量的指標,但這樣會有問題,因為這週練跑8小時不見得比上週練跑10小時還輕鬆,如果這週有4小時是在全力參加...
當你努力訓練一段時間了,覺得自己前陣子進步的很快,但不知為什麼最近進步的速度變慢了,心裡感到有點挫折與懷疑。這時開始詢問許多身邊的資深跑友該如何訓練才可以更上層...
今年是我第一次有機會訓練全馬成績在2小時30分以內的跑者,對年初的我來說230以內的跑者還是未知生物,我不認識他們,也不知道如何幫助他們進步,但羅曼諾夫博士知道...
今年是第一次在北京開設訓練營,其中有一位學員從5/29開始訓練後,一直到9/17北京馬拉松比賽前,沒有任何一次缺課。他在給我的信中寫道:「親愛的國峰教練,訓練營...
週期化訓練:將體能一層一層疊上去 承鴻是跟我訓練了一年多的馬拉松選手,今年三月一場全馬結束後,四月起開始備戰年底的全馬比賽...
2018帶完UA夏日跑者祭活動後,有位學員委託我規劃 16 週的一對一全馬課表。他叫吳仲傑,除了是UA台中訓練營帶過的學員,後來知道也是我同一所高中的學長呢!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