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技術指標這麼多,我該先看?

作者 / 余文彥 @ 2016/09/05 40613

我怎麼知道當次的「訓練效果」如何?

作者 / KFCS 徐國峰 @ 2016/09/03 21400

為什麼 RQ 不採用閾值心率法?要繼續延用儲備心率法?

作者 / KFCS 徐國峰 @ 2016/08/23 27397

如何上傳紀錄至RunningQuotient

作者 / 叉傑克 @ 2016/08/21 19208

「訓練指數」與「訓練效果」的搭配與應用

作者 / Coach Hank 陳政翰 @ 2016/08/15 22965

跑步時觸地時間要多短才算好?

作者 / 羅譽寅 @ 2016/08/14 71108

縮短觸地時間──各項紀錄保持者的跑步技術數據

作者 / KFCS 徐國峰 @ 2016/08/12 27713

資訊卡片:狀況指數圖表說明

作者 / 叉傑克 @ 2016/08/10 12499

【案例分析】練慢跑6週後,當前跑力從37進步到41

作者 / KFCS 徐國峰 @ 2016/07/31 27060

【案例分析】登山、超慢跑等「活動」並不能取代E強度的「訓練」效果

作者 / 羅譽寅 @ 2016/07/20 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