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跑者在評估訓練壓力,或是統計訓練量時,通常都會用里程數(跑量)或訓練時數來衡量,比如說今天跑了2個小時、上週跑量50公里、月跑量300公里等,雖然兩者都是重...
在科學化訓練的世界中,名詞定義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通常看起來很相似的名詞,但往往跟我們想像的都不太一樣。所今天要跟大家聊聊「訓練指數」(Training V...
訓練指數主要是根據訓練強度與訓練時間的乘積算出來的,它有什麼用呢?藉由這樣的方式將能夠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目前能吸收多少訓練量,以避免過度訓練。以一般初學者來說...
會不會練太多?吃的課表太輕還是太重?每當你練跑後,可以靠自己的感覺確認前述問題嗎?事實上,目前坊間已有許多運動科學上使用的量表能輔助自體感受,本文除了介紹可供參...
根據羅譽寅教練發表在RQ上分析2018台北馬的數據分析 來看,「全馬破三跑者的週跑量平均達到 92 公里,週訓練指數為 118。然後我們把 3:00 到 3:...
11週,平均一週訓練指數:75點;平均一週跑量:40公里。 十一週後全馬PB從4小時17分(2016海山馬)→ 3小時43分(2016芝加哥馬)。 關鍵在訓...
更新特色: 加入每週訓練時間、距離、訓練指數統計。 每天的訓練指數(訓練量)將會以圓點呈現,圓點愈大,代表壓力愈大,反之亦然。 圓點的外環會顯示出...
李倫訓練初期 RQ的當前跑力是50,比賽前進步到 56 左右。前期一個半月在有氧基礎期,都在打底,所以跑力沒有明顯變化,此時跑者最難熬,因為不能跑快,要壓著心率...
我們常遇到一些剛開始跑步、或是開始想練高強度間歇的跑者問道:「我亞索800該練幾趟?」「節奏跑要跑多遠、多久?」等等,一開始我都只能根據他們提供給我最近的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