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湉原本是訓練營的學員之一,在完成日月潭29公里賽事的訓練後,希望我能為她開設銜接課表,目標年底2017台北馬拉松。小湉的馬拉松經驗...
15週後全馬PB從4小時12分(2016無錫馬拉松)→3小時54分(2016上海馬拉松)。 15週,平均一週訓練指數:101點;平均一週跑量:44公里...
隨著天氣漸暖,年度大型路跑賽事逐一落幕,台灣跑者的賽季即將進入尾聲。大部分跑者在目標賽事結束後,會選擇休跑一段時間,讓身體從艱辛的訓練中恢復過來,準備迎接下一個...
「超級馬拉松」對於許多挑戰過全馬賽事的跑者來說,是下一階段躍躍欲試的挑戰,無非就是想要了解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裡?但超級馬拉松對於跑者的體能、肌力、技術都有著相當...
馬拉松該跑多少公里才能完賽?該練多少才會進步?該跑多少才能跑進三小時內?這些問題一直都是跑者們經常討論的話題。繼2017台北馬數據分析後,我們團隊再針對渣打馬拉...
RunningQuotient開發團隊自創立以來,目標便很明確,就是希望能夠將科學化訓練的知識與資訊技術整合,創造出能夠真正幫助跑者的整合訓練服務。 而Run...
全馬PB進步歷程 2016年07月:4小時10分 2016年10月:3小時35分,進步了35分鐘(2016 Garmin ...
作為一名營運跑步數據分析服務的執行長,跑步應該是日常的例行公事之一,不過,資訊工程背景出身的他,跑步其實並不是最感興趣的事情,不要說認真訓練跑步,原本要他出門運...
最近有 KFCS 的培訓教練問到入門跑者的訓練課表該怎麼規劃的問題。我們在規劃科學化的訓練課表時,最先需要決定的數據是「週總訓練量」。 這個「週總量」應...
紐約馬拉松 3小時46分,也許並不是一個很起眼的成績,但卻是其中一個我很樂在其中的線上一對一案例。 柏長是一位非常認真的跑者,他是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