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台灣最大的體育盛事「第二十九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於2017年8月30日完美落幕,台灣選手更是在賽場上表現傑出,因此這次的教練聚會也搭著世大運的話題,邀請...
俗語有云:「一條鍊條的強度取決於最弱的一環。」要成為一名全面、強勢的跑者,就必須願意坦承面對自己的弱點,並加以修正、強化它,才能持續...
這是我們在訓練之初,提供給他的一個格式,目標都是跑友自己訂下的。 很高興,今年可以幫助這位跑友,突破個人最佳紀錄(PB) 15分鐘,從...
上面是跨步跑落地時的動作,兩條黃色直線分別表示前腳觸地位置與身體的位置。如果前腳觸地時的位置離身體愈遠,兩條線之間的距離就愈遠。而且...
「觸地平衡」的意義 跑步技術數據裡的「觸地平衡」,是指跑步時左右腳接觸地面的時間比例,表示方式是左%:右%。左右差距越小代表兩側觸地時間越平衡,理想的比例...
新式間歇訓練(New Interval Training)這個方法是由Peter John L Thompson發明,他生於英國,至...
自從RunningQuotient上線以來,許多跑者都把它運用在訓練與賽後的分析,藉以檢討自己在訓練上需要調整以及加強的地方。而今天我想要換個方向來告訴大家該「...
間歇訓練是由快步與慢跑/原地休息組合而成的訓練方式,目的是要延長身體處於高強度下的訓練時間,而主要會分析的是快跑的部分。作為跑者或教...
這是跟勃曦第一次碰面時,手抄目前他的五大馬成績。當時他的最好成績是2016倫敦馬拉松的3小時39分,而這次的合作是希望能在2017年達標3小時15分的波士頓馬拉...
繼上一篇〈如何分析長跑訓練紀錄〉後,再來是要分享間歇訓練紀錄的分析方法。間歇訓練是藉由快跑與慢跑(或休息)組合而成的訓練方式,透過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