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ningQuotient是一個專屬跑者的科學化訓練平台,旨在幫助更多跑友透過個人大數據能快速了解自己,進而突破自己的極限。但這些日子以來,我們聽到許多跑友的聲音「RunningQuotient好像很專業,不過那些數據我都看不懂啊。」、「我3個月後半馬想要破二,訓練計劃該怎麼調整呢?」、「可以請RunningQuotient幫我推薦好的跑步教練嗎?」所以,我們便開始致力於跑步教練間的交流以及建造其展示專業的平台—RunningQuotient教練列表

學術文化的交流是促使人類得以不斷進步的動力,基於這個理念,RunningQuotient在台北大安森林跑站舉辦了一次跑步教練研討會,主題是:〈跑步一對一線上教練經驗分享會〉

研討會現場
羅譽寅教練精心準備投影片分享

主講人是擁有豐富一對一線上教學經驗的羅譽寅教練,RunningQuotient邀請了幾位對一對一線上教學抱有熱誠的教練們一起參與,還有不少教練是遠從外地來參加的呢。研討會分享紀錄如下:

【目的】
每個人都因為不同目的需要教練,可能是想要破紀錄、或是調整課表改善自身缺點、甚至只是能監督自己持續運動,能對症下藥才是一個好的教練。

【教練必備能力】
身為教練需要有豐富的跑步知識是不必多提的,而他不一定要很會跑,但至少要訓練自己完成一個完整的週期,這樣才能更容易發現學員在過程中的盲點與困難處。不可或缺的能力絕對是熱情與耐心,譽寅說到學員大多數是沒有經驗的跑者,他們可能不知道什麼E心率/配速,也不知道最大心率,面對近乎是白紙的初新者,熱情與耐心是非常重要的。最後則是線上教學必備閱讀分析跑步紀錄的能力,由於是線上教學,所以並不會看到學員真正跑步的過程,所以教練必須像大海撈針般,細心檢閱所有紀錄的數據,若有不合常理的地方就要調整課表。

【服務】
每個教練都有自己能提供的服務項目與預期的目標對象,先開好條件並說明清楚可以避免雙方理解錯誤,減少教學上的不滿意,也能達到金錢與時間的CP值最大化。

要想清楚的服務項目有:
  • 教練能提供的服務:每週一次QA時間、跑姿影片分析、實體肌力課程…等。
  • 適用對象:無經驗者、無痛完賽半馬、全馬破三…等。
  • 學員條件/要求:有心率裝置、每週訓練天數至少3天、有目標賽事…等。
  • 價格:每週計算、一次付清…等,收費模式?

【訓練計畫前】
訓練開始前要先確認許多東西,例如心率裝置型號、過去的跑步紀錄(若有長期使用RunningQuotient的話,便可非常方便檢視。)、心率/配速區間的設定是否符合跑者能力、訓練日與休息日分配、肌力訓練能使用的器材、訓練目標是否可行,甚至是學員的個性是較需要鼓勵還是嚴謹的跑者,因材施教才能有最好的效果,初期要多花時間溝通了解學員並培養彼此的信任,能踏實的面對每次訓練內容及誠實面對偷懶少練是很重要的。

【關於訓練計畫】
內容要讓學員看得懂,已經了解 M30 課表意義的學員當然就可以這樣表示,但是對於剛接觸的學員,應該使用他可以了解的語言,譬如: 配速6:30/km 跑30分鐘。

不用一次開完所有的訓練計畫,譽寅教練提醒可以先開一個月,確認他的訓練狀況後再開下一個週期。確定目標賽事以外的比賽,如果訓練週期中有其他比賽,訓練計畫需要配合調整。

【如何開始成為一個教練】
  • 從朋友開始
  • 學會解釋數據,把數據的意義用語言表達
  • 多寫文章,培養表達能力,把自己的知識記錄下來,以後有需要也能方便查詢
  • 訓練自己與訓練別人是不一樣的,要把自己懂得知識傳達給別人知道,多培養溝通的能力。

【訓練期間】
初期要多關心訓練狀況,查看每一筆紀錄是否符合期望,並依照練習狀況調整接下來的課表(太輕鬆或太累),若自體感覺與數據不符的話,還是要依感覺為主,數據只是輔助,靠近比賽時多關心學員身心狀態,給予鼓勵並協助安排配速策略,以期學員能有更好的表現。

【整理學員資料】
每位教練可能會有許多學員,訓練週期通常長達好幾個月,為每位學員整理一份文件能幫助教練在安排課表上更方便。內容為長短期目標、過去訓練狀況與習慣、過去成績、聊天中的重要內容…等。

【未來RunningQuotient的一對一教練功能】
未來RunningQuotient可以預排訓練計畫,且同時推算出學員比賽前一天的體能指數、疲勞指數與狀況指數。這樣,教練就再也不用自己手算或憑感覺來安排減量計畫了。

【檢討成果】
比賽後詢問學員心得,並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就算訓練期間狀況再好的學員也可能會在當天出現狀況。譽寅教練也提到就算之後學員不再續約,也會提供之後訓練上的建議給學員。

分享會期間教練們也依據自身經驗提出一些看法與疑問,並相互交流怎麼做會更好,不論是講者或聽眾都覺得受益良多。本次RunningQuotient教練研討會只是第一次舉行,接下來我們期望能創造出更多交流的機會,希望能突破地點上的限制,加入線上同步分享,讓更多人能參與,讓教練們能相互鼓勵、共同成長,促進跑步的蓬勃發展,進而帶動台灣整體的長跑成績。

教練合照
前來參與的教練們

最後,如果您是跑步教練,如果您也想共同成長,歡迎您使用私訊或信箱聯絡我們,下一次的教練交流活動便會邀約您一起參加喔,歡迎您。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