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初學跑者來說,想要完成初半馬,需要花多少週來訓練呢?

黑黑在七月因為加入了RunningQuotient而開始接觸跑步,在這之前沒有運動習慣。想當初在每週二的內部團練時,她沒辦法持續跑超過10分鐘以上,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跑步新手;要她連續跑完五公里,大概只會對我翻白眼吧。

受到RunningQuotient執行長的鼓勵,決定抽籤台北馬拉松半馬項目(21.095公里),結果真的中籤了,為了能夠無傷完賽,只好認真跟上這次台北初半馬的訓練計劃。

在比賽當天,她以2小時15分29秒完賽,平均每公里花6分26秒。通過10公里的時間是1小時7分03秒,簡單粗暴計算,如果後11公里跟前10公里的完成時間是一樣的話,後半段比前半段足足快了1公里。對於初學跑者來說,能在後半段跑得更快,又有如此的毅力,表現非常不錯!

根據黑黑的回憶,「這麼努力練習,不是為了今天來這裡放棄的」,這句話深深地鼓舞了她,也因為這句話,不斷地提醒她要好好跑下去,儘管在10公里時左腳膝蓋開始痛,儘管到15公里時開始覺得很喘,甚至到最後2公里進入基隆路地下道時情緒崩潰,但她仍不斷提醒自己快要完成了,靠著意志力抵達終點。

箭頭指示處大約在15公里左右,步頻開始往下走,表示已經開始出現疲勞狀態。

規律訓練的重要性

事後總結,黑黑除了有過人的毅力之外,能均速完賽的另一個原因,在於賽前的規律訓練。

這份計劃總計持續13週,她在這期間的訓練達成率都很高,總訓練時間24小時40分35秒,總訓練距離209.2公里。平均每週訓練1小時54分鐘,平均每週只跑了16公里。最長的一次課表只跑了8.26公里(而且這份課表還跑錯了,多了1公里!)

13週的訓練時間與里程數曲線圖如下(當中包含半馬比賽記錄):

從兩張卡片我們能夠得到無論是在訓練時間還是距離,除了有週期性的變化之外,整體上都處於上升的趨勢。除了規律訓練之外,訓練量還得循序漸進地提高,這樣才不容易受傷。

備註:

  • 【1】30min:配速1區跑30分鐘
  • (【1】4min+【4】2min)×6:配速1區跑4分鐘+配速4區跑2分鐘,重複6次

延伸閱讀:找到自己的配速區間

賽前真的需要跑超過10公里嗎?

在這在3個月裡,黑黑在單次訓練中卻從未跑超過10公里,在總訓練時間上並沒有花太多時間。所以對初學跑者來說,跑步頻率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跑步時間。

不過這也會產生一個問題,黑黑在賽前曾經一度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完成半馬。

可見除了課表之外,建立信心也是很重要的。不過有了這次的案例分享,我想多少會為大家建立一個觀念,如果要順利完成初半馬,並不一家需要在賽前完成一個半馬距離或10公里,這樣反而會突然給身體帶來很大的負擔,進而增加受傷風險。

如果你想挑戰初半馬,不妨嘗試這份課表。

最後,再次恭喜黑黑以及有參與初半馬計劃的朋友成功挑戰自己,順利完賽!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