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馬拉松是台灣路跑界一年一度的盛事,由第一屆開辨至今已經超過二十年,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跑者在台北市中心完成馬拉松或半馬賽事。 ...
要完成一場馬拉松,必須具備強大的有氧體能,而跑者的體能來自於日復一日、一步接一步的跑步訓練。正所謂「無勞則無獲」,要比別人更早進終點...
臺北馬拉松是目前台灣競技水平最高的賽事之一,今年一共有 2.7 萬跑者參賽,當中也包括眾多國內菁英及業餘好手。隨著跑者對成績與訓練有...
近年來心率數據逐漸受到台灣跑者們的重視,認真訓練的跑者幾乎都會配戴一隻具備心率檢測功能的GPS手錶,除了可以用來監控當下的訓練強度外...
繼2017台北馬數據分析後,我們再次針對台灣另一場大型路跑賽事渣打馬拉松進行數據分析,第一篇我們先針對馬拉松跑者在比賽中的心率數據進行分析。 心率數據...
2013年,Garmin Forerunner 620正式推出市面,跑步技術數據正式帶進跑者的世界中,從此我們可以馬上知道自己在跑步時的步頻、觸地時間、垂直振幅...
馬拉松該跑多少公里才能完賽?該練多少才會進步?該跑多少才能跑進三小時內?這些問題一直都是跑者們經常討論的話題。繼2017台北馬數據分析後,我們團隊再針對渣打馬拉...
跑力代表著跑者的能力等級,跑力愈高代表跑步表現出來的實力愈好。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下,完賽時間愈短的跑者,其跑力會比完賽時間較長的跑者高。 Run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