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週期課後 QA
加入此群組即可觀看此影片!

第二週期課後 QA

第二週期專用 ‧ 觀看次數: 2,367 次


加入此群組即可觀看此影片!

RQ

發表於 2022/09/25

00:00 請問教練:低強度長跑或有氧跑的訓練目的不只在練有氧,還有哪些功效?謝謝。

04:45 今天看到國峰教練於10/8、10/10在台北開課「跑步速度知覺之間歇訓練」,請問教練有可能到台中造福中部的學員嗎?

05:33 Allen自我介紹中的一點:「整個半年都一直走,後來甘脆跑起來似乎更有效率」,分享關於為什麼跑起來比較有效率。

09:24 步頻是訓練的自然結果?(課表好好吃,步頻自然會找上你)還是刻意鍛鍊的結果(我需不需要用節拍器固定步頻呢)?
2.步頻和身高/腿長是否相關?

15:05 「每個速度都有個適當的觸地時間。但不應為了加快速度刻意加快步頻或是縮短觸地時間。這會影響維持速度的效率也會加重體能的負擔。」 a.請問「速度-觸地時間」怎麼得到? b.是否有理想的「速度-步頻」模式? c.靠自行微調步頻,以達到這個適當的「速度-觸地時間」呢,是否可行?

19:21 關鍵跑姿的練習,上肢的擺動應該怎麼作動,希望國峰教練可以提點一下,因為近期跑步,手臂內側都會磨到,之前跑步沒發生過,不確定是否關鍵跑姿的手臂擺動不對

20:10 請問教練第二週期,週六的長跑可以找上下坡來跑嗎?還是跑平路就好?

21:26 加速是透過前傾角度增加達成,前傾角度增加時上身應保持直立(印象中有個圖示,前傾角應是軀幹下延伸線和滯後的大腿形成的角度)。我在輕快跑嘗試執行這樣的意象時,容易下背背曲造成下背壓力變大。請問教練應如何調整?

24:50 補充:跑步是否該意識到“收小腹”呢?

26:23 跑步時要專注在腳掌拉起,也是專注在某一個意念上,跟剛剛提的不要刻意收緊某個部位的差異在哪?

30:45 這一個月吃B課表的結果,「狀況」指數都是負的 (就是我的「疲勞」指數一直都大於「體能」指數),請問有改善方法嗎?這會影響之後的訓練嗎?還是我應該吃 C 課表🤣 (因為配合工作時間,都是 5:30 起床吃課表,為此已經抓在 23:00前就寢,會是睡不飽導致「狀況」不佳嗎?🤔)

32:37 是否能自行將第二週期的週日與週六整個對調呢?

34:03 我的RQ跑力目前為44.4,預估全馬可以三小時40分鐘完成,但是我的PB才4小時13分鐘,差距不少,是否跑力被高估了,該如何調整?

36:30 最近走路小腿內側脛骨偶而會有微小疼痛感, 但熱身後腿熱開就不痛了, 且跑步中也沒遇到, 是否可無視, 待跑步中有遇到在停跑?

37:50 同樣都是有氧跑, 心率區間1.0~1.7, 1.7~2.3, 1.0~2.0分別的用意是什麼?不能都跑在下限最低強度1.0嗎? 同樣都是有氧跑, 還可以累積少點疲勞

40:45 因跑步三公里後,常有右膝疼痛問題,復健科醫師說我有骨盆後傾,並建議要常放鬆後腰椎肌群。請問跑步姿勢要如何調整,才能避免骨盆後傾及膝蓋疼痛?

請問教練,熱身與收操影片是在哪裡拍的?若是民宿,可以告知一下名字嗎?好想去~😃

43:30 週四的五區間歇×6 間歇跑, 1. 為何不是設定400公尺的間歇跑? 而是以時間來規劃? 2. 休息是停下, 要做關鍵跑姿嗎? 或是緩跑三分鐘?

46:48 如何專注在跑步上? 專注在姿勢在跑步很重要沒錯 可是腦袋常常會飄到遠方 長時間的跑步很難全程專注

49:05 請問天氣熱,體感溫度超過30度,跑得很慢,如何克服?

51:38 前兩週有氧跑都是赤腳在PU跑道跑,步頻大約184跑起來比較輕快,穿鞋跑步頻176左右穿鞋跑跑到後段會不舒服,10k測驗跑完兩張小拇指被擠壓會疼痛,20分鐘三區跑到一半右腳掌的外側擠壓疼痛,但因為赤腳都沒有問題,除了多穿鞋練習外有什麼可以修正或是要注意的地方?

52:50 每天的課表都會計算好『距離』和『訓練指數』,跑完發現數據超過或不足表訂的數據,應該如何調整或修正呢?

54:20 之前練關節操是10分鐘的版本跟這次的關節操有蠻大的不同,是否是這幾個動作更能加強關節活動度?練了三週我覺得活動度變得更好,尤其上肢活動度及背部支撐提升,想了解兩者的差別,謝謝。


56:23 身體有駝背狀況,跑步時都習慣往斜下方看,有讓自己刻意往前看(眼睛水平方向)但是很不習慣反而身體僵硬。我需要怎麼修正嗎?

58:35 課表在有氧跑跑完就直接接快步跑,再休息3分鐘, 這個跟有氧跑跑完,休息3分鐘後再快步跑,這樣設計是有特別用意嗎?

1:00:10快速跑一定要跑在建議的速度內嗎?這幾次有氧跑跑完接續的快步跑,都很難跑在建議速度上常常超標,但也許是因為距離短也沒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