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2 Aug 2024

學習耐心與運動精神

在《兒童與青少年運動訓練全指南》這本書中談到的幾個主題,我在導讀中談到的最後一點是「耐心與運動精神」。現在是巴黎奧運進行中,我們已經看到許多十多歲的年輕選手奪牌,也看到許多三十歲以上的選手獲勝。
.
運動員想要進步,一定要運用週期化的原則來訓練。這對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孩子因為還在成長發育階段,最忌求好心切、操之過急,在規畫訓練時一定要依不同年齡的發育階段與生理能力來進行週期化的安排。
.
孩子一定是喜歡運動才會認真投入,認真一定會有進步,如果孩子有這方面的天分就會進步很快,在這個時候,家長和教練都要有耐心,最需要做的是把孩子拉住,避免他們衝太快,進步太多,不然可能太早就達到生涯的巔峰。
.
讓孩子早點起跑可以,但為了「不要贏在起跑點而輸了未來」,剛開始反而要慢一點,這樣訓練這條路才跑得遠。在身體發育完全前,關鍵是讓孩子保持熱情,學會享受訓練和比賽 。
.
作者在書中提到「太早讓競爭意識取代享受樂趣的心,會導致更多孩子放棄運動」。不論你的孩子現在有多厲害,畢竟他們還是個孩子,保護他們是大人的責任,我們應該學習為他們踩剎車,避免孩子練過頭或太投入比賽,要讓孩子在比賽時感覺像是「玩遊戲」(Play Game),訓練的目的是了提升遊戲的樂趣。教練和家長應該盡量依此來引導孩子體驗到訓練時進步的成就感以及在比賽中與對手一起變強的樂趣。
.
競爭的英文是「compete」,它是由字首「com」與字根「pete」組成。
.
字首「com」的意義是「一起、共同」的意思。
字根「pete」的意義是「奮鬥、追求更好」的意思。
.
競賽的目的是為了創造一種同好共聚一堂互相激勵與奮鬥的氛圍。獎金、名次與冠軍頭銜只是激勵的一種手段,並非最終目的。競爭的原意是透過「他者」的刺激來讓自己變得更強(這在奧運場上可以很常看到冠軍或對手互相擁包的畫面,站在世界最高殿堂上的他/她們都深刻了解這個道理)。
.
「他者」並非對手,而是夥伴。孩子們尤其需要團體訓練,透過實力相當隊友的刺激來提升自己的實力。我們必須透過引導來讓孩子能學習到「競賽」的本意。第九章〈在比賽中脫穎而出〉,作者特別從各個層面說明如何引導孩子認識競賽的本質。也多次提到「在訓練與比賽期間不忘強調公平競爭與道德意識」。這些精神上的教導與學習,才是孩子在成年前的比賽中所要學習的重點。
.
「共好」是競賽的本質。有些運動員不懂這個道理,很自然會疑惑:「在一場比賽中,當我與競爭對手在終點前的最後衝刺階段,想贏過他都來不及了,怎麼與他共好與合作呢?」但贏過對方這種想法並非競賽的本質,我們要教導孩子的是:比自己強的對手是要來幫助與激勵自己的夥伴,你們難得有緣選擇了同一個項目、同一場比賽來追求最佳表現,他是來幫助你超越自我的。
.
孩子將在超越自我時體驗到一種更高級的快樂,那種快樂是無價的,它跟名次和獎牌無關。孩子將在他所熱愛的運動項目中,以快樂的心情從事外人看來很辛苦的運動。這種快樂,除了需要科學訓練知識的灌溉,也需要耐心的培養,才能開花結果。
.
《兒童與青少年運動訓練全指南》這本書將帶給所有關心孩子的教練、體育老師以及父母們足夠的知識,它不僅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實用技巧,還深入探討了如何在運動訓練中支持孩子的全方位發展。我強烈建議所有關心孩子運動發展的人,都應立即開始運用這本書中的智慧和建議,幫助他們在兒童時能享受運動、在青少年時能熱愛訓練,並在成年後取得優異成績,同時還能保持身心健康。

學習耐心與運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