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8 Mar 2024

設定游泳課表的強度:CSS vs 泳力

CSS 全稱:Critical Swim Speed,意指「游泳臨界速度」


在游泳的科學化訓練中,強度的閾值點稱為「游泳臨界速度」。如果你熟悉自行車功率訓練的話,CSS 類似於考根與艾倫博士在《運用功率計來訓練和比賽》一書中提出的「閾值功率」(FTP)的概念,也等同於丹尼爾斯博士在《丹尼爾斯博士的跑步方程式》一書中提到的「T 配速」(T-pace)。它們都是一種幫助我們評估自己當前實力與訓練強度的指標。

身體儲存的能量要經過「代謝」才能讓我們運動,代謝的方式可分為兩類,需要氧氣的稱為「有氧代謝」,不需要氧氣的稱為「無氧代謝」。前者的好處是主要以燃燒脂肪為主,但是產能的速度比較慢,所以你要游很快時,能量供給不夠快,身體會自動切換到以無氧代謝為主的模式。但無氧代謝會產生許多酸性副產物(乳酸就是最有名的副產物之一),若累積太多在肌肉裡,你的肌肉感覺有「酸脹感」,此時身體為了消除這種負面效應,會自動使心率和脈博加快以提高血液流速,目的是快點把這些酸性物質帶到肝臟和其他肌肉去代謝。

慢游時身體雖然以有氧代謝為主,但無氧代謝一樣會進行,只是比例極低,所以酸性物質一產生就會直接在肌肉端被代謝掉,不需要被運到其他地方,因此訓練強度較低時,心率不會提升。所以不管速度如何,產生能量的途徑不會是全有氧或全無氧,只是比例高低的不同而已。

不論是自行車用的「FTP」、跑步用的「T-pace」,或是游泳用的「CSS」,這些名詞都是代表身體「有氧代謝」與「無氧代謝」之間的平衡點,此時身體裡因無氧代謝所產生的酸性物質達到飽和,再加速就會超過界線。也就是說在CSS的強度以下,身體會以有氧代謝為主來產生能量,但當強度大於CSS,身體則以無氧代謝為主(有氧代謝仍繼續運作,只是比例大幅下降)。

大於CSS泳速時,身體的疲勞會快速累積,速度也會跟著下滑。反之,當速度低於CSS時,姿勢與技術動作都比較容易保持,身體也不容易疲勞,所以速度不容易掉下來。所以只要CSS進步了,除了五十或一百米這種短距離項目之外,大部分距離的成績都會跟著一起提升,尤其是400公尺以上的長距離項目,就算是超鐵的3,800公尺成績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針對CSS泳速的訓練就變得非常重要。

如何找到自己的CSS,最常見的方式是利用400與200公尺的測驗成績來計算:

CSS = (400 - 200)÷(T400 - T200)

T400 與 T200 分別是指 400m 和 200m 的計時測驗成績換算成秒數後的數值。

.

我們以紐森教練的數據為範例來計算,他在馬拉松長泳訓練開始之前最佳的 T400 與 T200 分別是:

□ T400:4:30/換算成秒數:270秒

□ T200:2:08/換算成秒數:128秒

► CSS = 1.408 m/sec = 1:11 /100m

.

經過馬拉松長泳訓練後,成績變化為:

□ T400:4:30/換算成秒數:270秒

□ T200:2:10/換算成秒數:130秒

► CSS = 1.408 m/sec = 1:10 /100m


也就是說紐森教練的 CSS 泳速在馬拉松長泳訓練之前是每百公尺泳速 1分 11 秒,為了挑戰泳渡英吉利海峽努力訓練更長的距離,但 CSS 卻幾乎沒變,只快了一秒,變成 1分 10 秒,而且他用這個速度可以游將近一千公尺,這代表他的耐力很好。

從這樣的計算來看,紐森教練的 CSS 幾乎沒進步,但他的千五實際進步了 22 秒,五千公尺進步了 3 分鐘,十公里長泳進步了 20 分鐘,二十公里進步更可怕,多達 43 分鐘。雖然 CSS 和短距離的速度都沒有提升(他在五十和一百公尺的成績反而退步了),但耐力卻大幅進步了。

因此,上述這種計算方式雖然很簡單,也很多人採用,但許多情況會失準(無法判定他目標賽事距離的進步幅度),所以我不建議直接這樣計算,那會使得透過 CSS 所計算的訓練強度有所偏差;我是採取另一種方式來檢測實力與進行課表強度的個人化。

方法是先確認「泳力」,再用泳力來對應「泳速區間」,在《自由式科學化訓練》一書與線上課《自由式,該怎麼練?》中都有詳細說明使用的方法。

現在是 2024 城邦自慢塾書展,這門線上課有 85 折優惠(截止日:2024/03/15),有興趣在今年夏天精進自由式技術的人,可以先學習訓練相關知識。


▋線上課《自由式,該怎麼練?》

▹ 課程章節:7 個

▹ 課程單元:29 個

▹ 課程長度:3 小時 33 分鐘

▹ 課程期限:永久觀看

設定游泳課表的強度:CSS vs 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