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ningQuotient的其中一個核心功能,就是根據每一筆紀錄所計算出來的「即時跑力」跟「當前跑力」,如此跑者就可以不再受限於測驗或比賽的成績,利用平常的訓練數據就能找出各強度的訓練配速,也可以預估出目前各距離的最佳成績。

要讓系統計算即時跑力,首先至少需要符合幾個條件:
  1. 正確的最大心率與安靜心率設定
  2. 紀錄中有正常的心率與配速資訊,且心率區間在1.0到4.0之間
  3. 穩定配速跑10分鐘以上
  4. 坡度小於5%

RunningQuotient主要是利用心率和配速的線性規律,才能在較低的強度下找到相對應的跑力,所以跑者必須讓心率跟配速在一段穩定狀態下,方能找出兩者之間的關係,繼而推估出跑者當天的跑力值。但當強度太高時(強度4區以上),由於心率並沒辦法反映出瞬間的強度變化,所以兩者的關係將變成非線性,那麼所計算出來的跑力值是沒有意義的,因此系統將會自動排除這些區段的紀錄,以避免計算出錯誤的跑力值。

目前我們收到很多跑者反映無法計算出即時跑力、或是跑力不準確的主要原因在於:
  1. 配速或心率沒有一段穩定的狀態(可能是高強度間歇訓練,或是在上下起伏很大的路線練跑)
  2. 紀錄時間太短(10~15分鐘以內)
  3. 最大心率與安靜心率設定有誤
  4. 紀錄中的心率與配速資訊有誤

因此,如果想要讓系統計算出每筆紀錄的即時跑力,建議在訓練中至少要有10分鐘以上的穩定跑步紀錄;如果當天是間歇訓練,那麼可以在主課表之前紀錄10到20分鐘的穩定配速暖身跑。另外,必須要確定最大心率與安靜心率是透過實測出來,而非由公式所計算,否則將不能確保即時跑力的準確度。

接下來我們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可以更清楚知道何謂「穩定」、何謂「不穩定」。

上圖是配速與心率皆穩定的情況,系統可以準確地計算出跑者的即時跑力。

上圖則是配速與心率皆不穩定的情況,可見配速跟心率並沒有線性的規則,系統並不能根據這筆紀錄計算出跑者的即時跑力。

在間歇訓練之前可以紀錄10到20分鐘的穩定配速暖身跑,如此系統也可以計算出當天的即時跑力。


參考文章: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